投稿邮箱:609995120@qq.com

著名画家刘继庄的山水情怀

 

信息联播网山东讯  庄子在《齐物论》中道:“天地与我共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。把天地万物藏于胸中、生于笔端、成于绢帛,是山水画家的至高境界与毕生追求。

被誉为世纪之交最具实力的山水画家之一的刘继庄先生,别署老庄,当代著名山水画家,出生于1949年,受聘中国国际出版社“世界名人录顾问编委,上海民族画院、武义书画院高级画师兼教授,1998中国“明星杯”书画大赛主任评委,中国画研究院特邀画师,系山东画院高级画师、山东省政协书画师、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作品出展东亚与西欧诸国。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,在国内外连获大奖。

老庄”体现的是刘继庄先生对道家文化的尊崇。先生出身中医世家,干过乡村教师,偶然际遇与山水画坛名宿结缘,从此踏上山水画艺术创作之路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就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,2016年被《美术报》评为当代山水画百家之一。

学习山水画,一需要天赋,对万事万物有超强的感知能力、抽象能力和表达能力;二需要恒心,笔耕不辍,待画如初恋。先生在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那段艰苦岁月里,在乡里乡亲对艺术知之甚少的情形下,对画画有初心、有恒心方显难能可贵。

先生说,山水画既是中华美学孕育的伟大成果,也是人类美的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审美贡献。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里它是独一无二的。一方面我们从中国人的世界观中,看到了中华民族闳约深美的宇宙化生命意识形态,另一方面也见证了中国山水画“代山川而立言”的生命主动性。

爱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,只不过有的人喜欢写实,有的人更喜欢作品背后的品位与精神。山水画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血浓于水。因此在审美上更靠近“意境”,意境涵盖境界、抽象、理趣与气韵。我喜欢山水画的原因,就是痴迷于山水画所传达出来的人文关怀与山林气息。

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,现在基本上都已年过古稀,回忆当年学习山水画的心路历程,可谓历历在目,感慨万千。

大家知道,七八十年代,是中国人性最淳朴,最善良,最乐于奉献的时代。我在山村执教期间,偶遇山东艺术学院山水画教授刘鲁生、张彦青二位老先生,在与两位老教授朝夕相处的日子里,老师们给我系统讲解了中国山水画的缘起,历史沿革,传承与创新。并多次授我以笔墨原理,与写生技巧,老师循循善诱鞭批入理的教诲,令我茅塞顿开,恍然大悟。此后的日子里,两位老教授分别向我介绍了山东山水画大家黑伯龙、陈维信、刘宝纯等,眼界遂开,视野渐大,交游日广。

历史上先生最敬仰的山水画家是北宋的范宽与元代的倪瓒。一个高远,一个平远;一个求繁,一个求简;一个开正大气象庙堂审美,一个开文人隐逸之审美范式。范宽开创的山水画范式,代表了北派丰碑式山水画的典范。因为表现这种写实主义下的崇高美的难度系数太大,所以继承者寥寥无几。直到现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的出现,才使得范式山水得以大放异彩,烛照画史。倪瓒创造性地将山水画纳入人文系列。对后世山水“文人画”的勃起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历史性贡献。

近代画家对先生影响最大的一个是黄宾虹,一个是李可染。黄是传统山水画的终结者,李是现代山水画的开创者,都是承前启后,独一无二的山水画史上的开山鼻祖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国画中比较常见的是山水画,比较难画的也是山水画。那么大的一座山、一池水,在方寸之间呈现,既需要有大局观构思布局,更需要有功夫精耕细作。其实山水画里面蕴含着许多道家思想,万物和谐共生,天地相衬相融。谈及道家文化对先生艺术创作的影响,先生娓娓道来。    

中国一代山水画巨擘黄宾虹先生认为创作山水画“实处易,虚处难”。黄老这段评论山水画价值取向的名言,是对老子“知白守黑”哲学美学的再诠释,也是对庄子“逍遥游”放飞自我,“常与天地精神相来往”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。

晋尚韵的本质,是道家美学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山水哲学美学的觉醒。正如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所言“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,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”。古人讲的好“海到无涯天作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”,以人格美诠释山水美的晋代山水诗的形成,极大推动了中国山水画内生命力的历史进程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先生现在的山水画倾向于黄李大融合。试图把黄氏点式山水与李氏面式山水合二为一,融为一体。填补中国积墨山水第三个里程碑。其难度可想而知。但是,我们相信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的老古语。在此祝先生身体康健、心想事成:愿先生艺术长青、大作连连!

 

【责任编辑 张春兄】

创建时间:2023-08-11